【转载】叮咚漫评 | “仅退款”如何不被“薅羊毛”?

转载4个月前发布 SanS三石
28 0 0

文 | 吴三川

日前,“1400元的洗衣机因无法安装被仅退款”等话题冲上热搜,引发网友对电商平台“仅退款”规则的关注与讨论,也有不少商家表示快被“逼疯”。

【转载】叮咚漫评 | “仅退款”如何不被“薅羊毛”?

“仅退款”的初衷,自然是优化消费体验。随着电商平台竞争白热化,“仅退款”几乎成了头部电商平台的标配。消费者如果遭遇延迟发货、强制发货,或者商品严重劣质、货不对板,就可以发起退款申请,而不一定要寄回商品。这样“丝滑”的退货机制,省去了不必要的“扯皮”,有利于消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某种程度上,这还能倒逼不良商家规范经营,推动行业走向诚信和透明

消费者利益要保护,商家权益也不容忽视。会不会过于偏袒消费者?如何避免有人利用规则漏洞“薅羊毛”?“仅退款”甫一登上热搜,就招致不少争议,并被后续诸多案例所印证:据媒体报道,为了一件9.9元短袖的“仅退款”,卖家不惜跨越千里讨要说法——买家的申请理由是“商品不是纯棉材质”,但卖家确定从未在平台作出如此承诺;买家网购11元衣服,因对货物不满意提出“仅退款”,被起诉判赔800元;更离谱的是,有人还出售“退款不退货”教程,主打一个“零元薅”,让商户很受伤。

做到不枉不纵,平台不能当甩手掌柜。按理说,“仅退款”针对的主要还是假冒伪劣商品,信誉良好的优质商家“何惧之有”?然而,如果所有的不满意,都能归结到质量,甚至无差别攻击,就有必要重新审视规则的公正性和合理性。有的平台为留住用户、节省成本,简单处理消费者投诉,直接从商家处扣款,实际上是在转嫁自身责任,引发买家和卖家矛盾。而因为维权难、耗时长,即便类似事件时有发生,商家也极少会去追究。

若是“误伤”频出,利益的天平可能进一步失衡。有人担心,有的商家为了找补,难免不会暗中抬价,将成本均摊在消费者头上。“一人薅羊毛,全网受害”,并非毫无根据。今年3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就曾发出倡议:要不断优化并完善“仅退款”规则,合理区分商品品类和具体适用情形。

好在已有平台意识到了弊端。如某电商巨头日前宣布,将优化“仅退款”策略,依据新版体验分提升商家售后自主权,对优质店铺减少或取消售后干预。除此之外,对不诚信买家的防范也考验着平台的决心。比如,有的买家多次购买某商品,又多次要求“仅退款”,明显不符合常理,有滥用规则之嫌。平台完全可以作出标记,乃至拉入黑名单。

有业内人士指出,就低价商品而言,“仅退款”实际上提供了一个可以预估的试错成本。但“仅退款”并不能“一招鲜”,不让诚实守信者“无辜躺枪”,不让偷奸耍滑者有机可乘,要靠监督兜底。

【作者】 高维

南方评论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
立即登录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