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AI赋能“一航津远”

转载3个月前发布 SanS三石
18 0 0
【转载】AI赋能“一航津远”

6月9日傍晚,新建造的4000匹级多功能拖轮“一航津远”在秦皇岛港西港区顺利下水,岸边掌声雷动,彩旗飞扬。“虽然看外观和别的拖轮没什么两样,但它却有一个高速运转的‘AI大脑’。”一航局一公司船机管理部总工程师李立介绍道。

一航局投资建造的“一航津远”是河北省首艘搭载AI技术系统的拖轮,船长45米、型宽11.5米、型深5.2米,续航里程可达2500海里。“一航津远”汇集了智能航行、智能机舱、智能能效、智能集成平台等众多智慧化成果,实现了多元感知夜航辅助、可视环船影像、局域网无线覆盖、能耗监测和数据采集及存储等功能。“拖轮是无自航能力施工船舶的‘眼睛’和‘双腿’,通过技术创新提高拖轮性能,是我们向海图强的必然选择。”李立说道。设计伊始,船舶监造组便坚持“自主研发、AI赋能、综合功效”的理念,为“一航津远”绘就智能化升级的蓝图。

【转载】AI赋能“一航津远”

拖带其他船舶是拖轮的主责主业。传统拖带作业时,船员需要时刻关注船舶周围的安全情况,但船员的操作受自身视野盲区、驾驶技术和经验等因素影响,导致拖航作业潜藏安全风险。“船上创新搭载环船影像系统和夜视系统,让拖轮拥有感知功能,时刻‘耳聪目明’。”船舶监造组组长孟学林说道。

“一航津远”船身布置了4组广角相机,通过自动校正及自动匹配算法,实现多通道图像的高效拼接融合,形成360度全景俯视效果图,能够直观展现船舶周围的各种障碍物。和汽车全景影像系统不同,由于船舶体型庞大,且受到海流影响,“路况”更为复杂,所以这套影像系统视野更广,探测距离和预警范围更大,确保船舶提前预判,帮助拖轮在航行或靠泊时精准控船,实现安全与效率的双提升。

“精准控船”意味着“一航津远”不仅要在日间“看”得清楚,还要提升夜间的探测辨识能力。建造组研发的“夜视系统+雷达联动”技术,通过夜间开启热红外成像,与船舶雷达联动,对探测到的物体进行快速追踪,在恶劣天气或夜航情况下清晰呈现船舶周边情况,提升船舶夜间作业能力。此外,这套系统具备两轴陀螺仪稳像功能,面对较大风浪时可实现自动防抖,保持拍摄画面清晰、流畅。

为加强人工智能自主研发能力,“水面下”的国产化变革也在进行。为了提升“一航津远”控制系统的国产化水平,监造组决定自行设计制作一套“中枢系统”,实现船载AI的运行与自动控制。

【转载】AI赋能“一航津远”

“向新而行,势必要向难处行。”面对挑战,李立信心满满。他组织技术人员不断调整参数、设计电路,重新编制系统操作程序。经过数次测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可编辑逻辑控制器成功搭载进船舶系统,成为人工智能的“心脏”。与此同时,这套系统还将应用在其他几艘正在建造的船舶上,扩大建造设计成果应用。

“‘一航津远’既是力士,也是卫士。”孟学林说道。“一航津远”艏部增加起锚、锚泊绞车,相当于一艘起锚艇,实现一船多用,有效提升船舶利用率的同时,还可以利用绞车执行应急救援任务,为海上施工提供多重保障。

鸥声卷湛蓝,船入渤海湾。“一航津远”正在加紧进行各项测试与内部装修,即将入列企业核心船机装备队伍。

来源

交通建设报

一航局

欢迎转载 注明出处

推荐阅读

【转载】AI赋能“一航津远”
24小时“营业”的试验室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
立即登录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