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二届互联网安全大会(ISC.AI 2024)在北京召开。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CAAI)主办,CAAI 人工智能与安全专委会、360数字安全集团、ISC互联网安全大会组委会承办的“全面融入·赋能未来 人工智能会议”作为ISC.AI 2024重要论坛之一,在8月1日下午圆满举办。该会议旨在凝聚学界、业界的智慧力量,深度剖析如何进一步强化人工智能的赋能作用,共同勾勒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蓝图,助力行业创新突破。
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助推新一代产业和科技革命,这种产业和科技革命一方面离不开互联网,另一方面又离不开人工智能。CAAI 副理事长、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国家杰青获得者孙富春先生在致辞中指出,工业互联网正推动数字化时代未来发展。大模型技术、具身智能技术、科学智能三者形成一个重要的融合趋势,催生了科技与产业领域前所未有的重大革命。
孙富春教授致辞
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发展应用的同时,出现了一些挑战和安全问题。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和数字安全融合发展?360数字安全集团总裁胡振泉先生在致辞中建议,企业用大模型不能冒进,而是要用人工智能逐渐改造业务,在实践中拆分场景、具体分析;在业务流程上选择与大模型成熟能力匹配的业务环节切入,以点带面,循序渐进,逐步推动业务的数字化转型,实现数转智改。
胡振泉总裁致辞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中心副主任张凯先生,就《AI为肿瘤早诊早治带来全新曙光》做主题报告。张凯副主任认为,未来十年一定会有特别强的人工智能,通过一管血,单一的分子诊断,就能够筛查出多种癌症。抽一管血查癌在以前是个骗子的情况下,现在已经进入现实了,完全得益于信息系统的发展。
张凯副主任作报告
零信任架构是未来国家网络安全防护的重要演进方向,全球各国加速零信任网络安全战略布局。CAAI 理事、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执行院长李小勇先生,就《AI赋能的零信任体系研究进展与实践》做主题报告。李小勇院长指出,零信任能力成熟度被分为横向的八大关键能力特征:身份安全、基础设施、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应用/负载安全、网络可持续安全检测与评估、网络安全可视化、综合安全管理。
李小勇院长作报告
北京理工大学电子政务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认知与行为专委会主任王树良先生,就《大数据智能》做主题报告。王树良院长在知识图谱、目标发现、知识发现等领域,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和算法模型设计。所在团队构建的智鹄时空大数据平台,作为算法模型的集成和应用开发的基础支撑,于2021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王树良院长作报告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媒体融合与传媒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张远女士,就《人工智能驱动下的传播安全研究》做主题报告。人工智能极大的扩展了生产力,提升了新质生产力。张远副主任强调,人工社会智能时代已经到来,Human-Centric Intelligence加速媒介与社会一体同构进程,关注人和人工智能的关系,人工智能怎么影响人,怎么影响了信息传播的过程,相应传播问题的研究范式和方法都在改变。
张远副主任作报告
合肥讯飞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方四安先生,就《生成式模型的安全风险》做主题报告。方四安院长系统阐述自大模型问世以来,生成内容对于互联网世界的干扰、政策的应对以及各类网络攻击的风险,并结合讯飞星火大模型的实践,讨论提供互联网服务的大模型的安全审核办法。
方四安院长作报告
当前,许多企业都有使用大模型的意向,但却面临着一系列的困惑:他们不清楚大模型究竟具备哪些能力,不知道大模型该如何运用,也不了解怎样才能以更具性价比的方式将其落地。360数字化集团智能产品部资深总监刘俊华先生,在《AI驱动创新 引领数转智改:企业大模型落地四步法》报告中介绍,360在深入分析、总结数百家企业落地大模型所面临挑战的基础上,提炼出了大模型落地的方法论,能够帮助企业更快、更省、更好、更安全地落地大模型。
刘俊华总监作报告
厦门渊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解决方案专家李墨耘女士,就《大模型在国防领域的应用探索与实践》做主题报告。2023年,渊亭推出了国内首个军事大模型,开启了大模型国防领域落地的实践工作。李墨耘老师指出,国防领域大模型更适合做的是让通用大模型能听懂军事业务语言,作为参谋、助手、智囊来服务,解决人因为知识储备和反应速度受限,传统固定规则系统泛化性不足的这些问题。
李墨耘女士作报告
面对AI驱动软件开发、安全的需求,深圳海云安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谢朝海先生,就《大模型在软件开发&安全领域的应用–海云安的思考与实践》做主题报告,具体包括代码大模型的开发安全能力提升、开发者Agents的构建、智能化软件开发与安全的实践效果等内容。
谢朝海董事长作报告
本文由CAAI 人工智能与安全专委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