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站一中心” 为基层提能力 为服务搭平台女厕所那些经典标语 好奇心是有多重。哈哈是要笑死在评论区吗?

6个月前发布 SanS三石
32 0 0

大众网记者 薛成琳 东营报道

近年来,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街道坚持党建引领,整合各类基层服务资源和力量,构建“五站一中心”社会工作服务平台,开展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大力培育“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意识,不断将基层治理向精准化、精细化方向推进。

建强社工站(室)“枢纽基地”。自建站以来,充分发挥基层平台作用,坚持党建统领、专业支撑、资源整合、跨界合作,积极链接外部资源,以“社工+志愿者”“社区+社区社会组织”的方式开展社会工作服务。今年以来,聚集辖区双报到单位80余家,“两新”企业优质资源310家,挖掘商业资源50个,便民服务资源217个,教育资源41个,慈善资源9个,空间资源10个,多方力量配合街道社工站、社区社工室开展了家庭探访、心理疏导、人文关怀等大量的社区治理与为民服务项目。

打造社会救助站“基础平台”。聚焦低保、特困和临时救助等229个服务对象,开展“萤火计划”,构建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开展困境儿童“锄禾行动”,综合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联动各方力量,助力困境儿童健康成长。开展困难农户“春雨计划”,发挥平台优势,链接公益慈善资源,为困难农户开展个案帮扶、文化提升、赋能培训、助产助销等服务,为其解难纾困,实现与服务群众心贴心、零距离,增强居民生活的幸福感。

探索未保站“服务机制”。建立“2+5+N”联动培育儿童保护专业队伍。为缓解工作力量薄弱的问题,在儿童主任、儿童督导员的基础上,联合社工、社区网格员、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社会爱心人士、社区“五老”等5类力量,链接整合妇联、公安、教育、卫生等N个部门专业人才组成多元化儿童专干队伍,形成“2+5+N”基层儿童服务人才联动模式。结合社区儿童实际需求,开展了儿童个案管理、儿童小组活动、儿童工作者赋能、儿童公益市集、儿童微心愿、儿童应急救援体验、儿童感统训练和儿童科普教育等“八大特色服务”。未保站既是为街道的未成年人关爱工作多加了一道“安全阀”,也为全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建设提供了实体“样板间”。

打通慈善工作站“输血动脉”。建设慈善工作站,依托社区慈善基金,打造“社区基金+社工服务”的模式,在以社工为服务对象开展精神抚慰、能力建设的基础上,探索“物质+服务”的综合型、发展型服务。打造了府前“幸福包子铺”、“早安金水、幸福陪伴”、安宁“幸福微景园”等特色慈善项目。建设慈善超市、社区慈善空间等载体,实现社会捐助和慈善事业的有机结合。依托东城街道社区基金,广泛链接社会慈善资源,目前已累计链接慈善捐助160余万元,构建起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供给“内循环”。

链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助力”。积极对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广泛链接志愿服务资源,积极创新“社工+志愿服务”,不断深化为民服务新空间,促进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新发展,累计培育志愿服务队伍91支,发展志愿者4.8万人。金水社区社工室联合“金水大妈”志愿服务队开展的“共享银龄”互助养老项目,实施“窗帘之约”行动,解决城市“独守空巢老人”个性化需求,通过“低龄助高龄”的模式,建立老年帮扶结对模式,搭建起居民尤其是老年人的互助网络,形成社区互助养老共同体。

联动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动力主轴”。采用“1+2+3+N”模式,坚持党建引领下,以社会组织、社区社会组织为重要抓手,特设服务、赋能、研发三大平台,打造集培育孵化、创业就业、引领示范为一体的社会组织综合服务平台。截至目前,共签约落地18个“社创+”项目和206个“邻里+”项目,累计提供32类专业性强、契合度高的社区治理和公共服务事项,服务辐射居民10万余人次。新培育社区社会组织400余个,吸纳骨干力量9500余人,拓展乡村振兴、扶贫发展等新合作领域7处,辖区社会组织实现从弱到强、从粗到精、由散成形的转变。

下一步,东城街道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政府主导、多方参与、专业服务”的理念,有效整合资源,开展专业服务,推进“五站一中心”工作落实落地,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
立即登录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