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计算机网络诞生以来,计算就一直与网络紧密相连。而云计算,更是根植于网络的巨大变革。
信息处理的本质正是计算。从CS模式(客户端—服务器)到BS模式(浏览器—服务器),从并行计算到分布式计算,从负载均衡到内容分发网络,从网络存储到虚拟化,计算方式一直在发生变化。直到今天,云计算大行其道。
当云计算的产品作为服务来提供时,就是云服务。云服务通常被定义为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互模式,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而虚拟化,正是云计算的基石。虚拟主机,是显而易见的云服务产品。
为了节约和充分利用资源,人们想尽了各种办法。从早期的局域网共享到互联网访问,从无盘工作站到网络终端,从虚拟空间到网盘,从云主机到云桌面,不管哪种形式和运营模式,都少不了最基本的支撑——网络。可以说,云服务正是网络主导下的信息处理方式,是作为商品在互联网上流通的计算能力。
很多人接触云服务是从网盘开始的。2009年,115网盘诞生,提供免费存储和网络分享服务,紧接着华为、金山、百度、360、腾讯等相继入局,并于2012年到2013年间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网盘大战,在这场大战中,还诞生了文件秒传、交叉链接等基于大数据的先进技术。2016年,新浪微盘、金山快盘、华为网盘、360网盘等相继关停个人网盘业务,转向企业云服务。到2019年,百度成为个人网盘业务的独角兽,开始限速。2021年,阿里云盘重新杀回赛道,大容量并且不限速的亮点再次点燃用户激情。
企业云服务也开始一片硝烟。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金山云、天翼云、移动云……而云服务的内容也不仅仅是存储,还包括在线办公、企业开发、批量计算、虚拟服务器、物理服务器集群等。甚至,华为、百度、中国电信还推出了“云手机”。云手机通过将手机的计算、渲染和存储能力放到云端,可摆脱对本地终端性能的依赖,实现低配手机运行重度应用,极大地节省了硬件成本。但是,这些运算结果转回用户的手机屏幕,要求极低的网络时延,因而需要5G网络环境的支持。目前,腾讯、网易都在测试“云游戏”业务,其原理也是将最耗硬件配置的渲染技术让度云端,降低终端门槛,这可能会成为一个趋势。
实际上,云服务的作用不只是发挥在企业服务上,也可以应用在各种软件功能的点滴优化上。例如,微信让人诟病的一点,就是空间占用极大。而比较一下钉钉,会发现它竟然能一直神奇地保持着微不足道的几百兆的空间占用,这可能是钉钉采用了云存储而不是本地存储的结果。
但是也有很多用云服务作为噱头的产品,有些学校采购的所谓“云机房”就是如此。简单落后的网络终端或者NC,改名换姓后就称之为“云主机”了,本质上却仍然是一种无盘工作站,因为服务器和软件投入较高,其成本并没有节约下来。
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的新基建的推动下,云服务不断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可以说,自动驾驶系统也是一种云服务,它的后台支撑除了大数据和高清地图,也需要低时延的网络传输和网络计算。但是在每次技术革命面前,都是有的在应用,有的在利用。大浪淘沙之后,总会淘去那些伪技术、伪应用和各种噱头。
本文作者:
邱元阳
河南省安阳县职业中专
节选于《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1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