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智能家居发展而来的全屋智能概念,2019年就开始逐渐升温,但时至今日,全屋智能都没有一个通行的标准。
以至于市面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智能家居”,用户在花样繁多的概念宣传和琳琅满目的产品当中很容易“迷失”焦点。
实际上,全屋智能的核心不是“屋”,也不是屋里的智能家居产品,而是屋里的人。以人为本,才是全屋智能应该聚焦的重点。
日前,华为发布了全屋智能4.0,以智能中控屏S2、智能MINI新品为核心,通过超级快控、智慧语音等功能升级,来带了一场空间交互革命。这是否能够让市场重新聚焦以人为本的体验?
01
全屋智能的本质是“以人为本”
在全屋智能概念出现之前,智能家居已经在中国市场发展十年有余,尽管经历了很长的用户培育期,但智能家居产品能够给予用户的使用体验始终不完善。
这是由于,“单品”的智能强调的是智能化的设计和智能的控制方式,再或是产品之间的网络连接能力,所能带给用户的体验相对单一,仅为解决用户某一个场景的需求,或是某一项使用体验而诞生。
而如果我们把“屋”当做一个完整的生活起居的空间,任何一个单品智能显然都无法让整个空间实现智能体验的统一性,再好的智能单品,其价值和存在感都会大打折扣。
这是“全屋智能”概念之所以出现,并快速进入市场主赛道的原因。追求空间内的智能体验一致性,并以人的需求为核心来定义产品的全屋智能,开始成为智能家居的主流发展方向。
IDC对全屋智能的发展给出过定义。IDC认为:中国全屋智能市场发展分为网联化、场景化、感知化、自主化四个阶段,当前的交互方式正从场景化向感知化快速演进。这其实也说明了,全屋智能正在超越“场景”,向空间进化。
从市场上看,不同流派的全屋智能厂商纷纷入局,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这个市场的价值。
家电企业是最早全屋智能概念的提出者。它们以智能化的产品为中心,距离用户最近。但家电企业的本质还是产品的设计与制造,尽管有些企业成立了全屋智能的独立品牌,但是以产品说话的核心本质没有变,主要目的还是在每个具体的智能化产品的联通性上做文章,其实还只是处在网联化阶段。
互联网企业的风格在于抢夺入口。无论是早期的智能路由器、智能音箱,还是智能手机,其目的都是将智能化产品打造成接入互联网服务的入口。在通过这个“入口”对生态产品进行控制,是典型的AIoT路线,它成功地将每个场景的智能化产品进行了连接和集中控制,但还做不到体验一致性,就没有办法超越场景化。
而刚刚发布的华为全屋智能4.0却直接摒弃了这两种路线,通过对空间的穿越,创造了体验的一致性。这才是以体验为中心,并不是通过产品来定义场景,而是由场景定义为人提供的服务。
02
不去定义空间,而是让空间为人服务
所有的产品都在强调以人为本,但如果大部分的产品,都需要人去适应产品,而不是以产品来适应人的使用习惯,这就仍然做不到以人为本,还是以产品为中心。
以智能家居产品的操控方式为例,它应该是像传统智能家居控制一样挂在墙面,还是如智能手机一样摆在手边,这本就不应该让用户做出选择,而应该主动去适应用户。
华为全屋智能中控屏S2,则搭配专门为中控屏设计的墙面和桌面Dock,可墙、可桌、可手持,让用户可以在各种使用场景,都能够以便捷、舒适的方式完成交互。这个设计看似简单,但理念超前,实现了空间交互物理状态的穿越。
从同一操控的角度,全屋智能最理想的状态,是通过一块屏与所有的空间产生连接,形成一对多的控制,而不是一对一。在这方面,智能中控屏S2的设计就是按照全屋,子空间,子系统,子场景的分层分级管理方式,在单一中控屏上完成对全屋空间子系统状态的可视和可控,实现交互无界。
客观地说,智能化的一项关键体验,就是不去定义空间场景,而是让场景为人服务,这个方面,智能中控屏S2的表现尤其让人感受深刻。
比如,作为一个控制中枢,要能适应空间,而不是固化在某一个空间,而智能中控屏S2就可以做到智能识别所在的空间,来切换交互界面。同时,智能中控屏S2还能智能化对用户意图进行识别,自动判断用户对创造空间场景的意图,并通过超级快控使用户可以创造个人专属场景。
而每个场景的交互情况,也必然要符合场景的特点。所处的空间不同,语音识别也会随着空间而动,否则很容易因为无效的对话进行误判。而作为一个智慧语音搭配多空间的智能中控屏,智能中控屏S2能精准识别人所处的不同空间发出的指令,实现语音对当下空间的控制。
不难发现,这几项“穿越”的亮点,都没有根据具体的使用场景去定义空间,而是让空间为人服务,这本质上,就是以人为本的集中体现。
03
忠于用户体验,让技术内蕴其中
技术的流动性,永远不曾静止,因此从未出现过能够满足所有需求的技术,所以技术必须要与用户需求不断地印证、交融,并通过实际的应用场景反复迭代。
所以,技术永远不会凌驾于体验之上,而是内蕴其中,成为体验的一部分。
如智能MINI,依托华为智能中控屏S2强大的场景能力,场景可以自由定义,关联无数个设备,“嘀嗒”一点,就能实现空间改变。
越是强大的产品能力,它的操控就越是简单。将智能MINI贴在中控屏的左上角,并在中控屏右上角点击写入智能MINI,就可以出现当前已定义的所有场景,选择想要的场景,就可以通过智能MINI对单个场景进行一键快速开启,比如“一键用餐模式”、“一键全屋关灯”、“一键便捷开门”等等。
在智能中控屏S2、智能MINI背后,也有“再进化”的智慧语音的功劳,通过双工的通话和更强大的自然语义理解,用户不用等待中控屏应答语结束,可打断,可插话,让人机交互的感受,更接近于人与人的交流,充满了人性化。
当然,华为去年推出的超级快控功能,也在此次发布会进行了新的升级。通过超级快控2.0,用户可以轻松设定各种家电/家具家私的工作状态,比如电风扇的扇风角度、扫地机的工作模式、按摩椅的工作状态、沙发的俯仰角度,通过简单的操作,进行更加精细、强大的场景设置。
事实上,这些技术的细节在华为全屋智能4.0的各个场景和产品设计中比比皆是,但华为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并不沉浸于技术的参数与配置,而是将技术内蕴于体验之中,润物细无声。
04
开放与自由,让产业生态健康有序
我们知道,早在2021年,华为就提出了“1+2+N”的战略,对智能家居的系统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和划分,定义了清晰的边界,并希望以此来做大全屋智能的产业生态。
但如前文所言,全屋智能作为近两年崛起的“新业态”,还缺乏通行的标准,还没有诞生绝对的领头羊。
不仅用户担心被单一品牌“锁定”,无法保证后续的产品服务与升级,生态伙伴也受限于“无边界”的状态,随时担心被替代。产业生态的做大做强,当然需要有华为这样强有力的厂家主导技术发展的方向,更需要搭建起一个开放的平台,让产业中每一分子,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成长,体现各自的价值。
所以,华为全屋智能“1+2+N”架构,所提出的自由和开放,是一个生态走向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对生态伙伴而言,华为的“朋友圈”更强壮也更牢固,会给予伙伴长期稳定的支持,和发展的动力;对设计师来说,华为提供的“强平台”和“稳生态”,免除了后续服务升级迭代的隐忧,完全可以投入更多的资源和精力;对整个行业来讲,则有机会进一步确立全屋智能的行业标准,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价值,进而让产业的规模持续扩大。
总体而言,华为全屋智能4.0及时地做出产品与战略的升级,通过“以人为本”的本我,让空间为人服务,让体验一致性成为“真”智能的标准,并让产业走向更为健康的发展秩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