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提出的“双减”工程,是经过科学验证的,有益于学生人生发展的优良举措,也是我国教育领域一项被公开认可的国策。但这一工程如何落到实处,却让人如鲠在喉。要知道,一线教育工作者几乎都理解落实这一举措的难度,真正将其落到实处,不是一件易事。但细细想来,办法总比困难多,如果学校肯“自废武功”,主动硬性为学生们“留白”,或许可大大增加“双减”工程的成功概率。
什么是“自废武功”呢?那便是期望教育部门要求学校设立“娱乐课”,硬性将每周或每天实施学校教育的宝贵时间划出一部分,让学生从事社交、游戏、兴趣等与教育无关事务,或者说强制“放空”。相应时间内学校不设教学目标,只提供服务和场地。学校是从事教育的单位,在校时间却被要求用于娱乐,明显是“自废武功”,给人极大的违和感。既然双减是德政,为何需要这么古怪的规定呢?
这是因为对“双减”,一方面大家心里认为这是好举措,另一方面实践中却又往往不肯真实接受。甚至学校、家长和学生想方设法绕过规定,去主动增加负担。这种诡异的现象并不是大家精神出了问题,而是为了在中考、高考的考场上让孩子取得更好成绩的现实需求。这里,教育工作者要首先坚定对于双减理念的坚持——毋庸讳言,在中小学同龄的孩子中,执行“双减”的学生可能在同一阶段的智育发展上减少推力,但教育工作者应该明白,这样培养出的孩子人格更加完善,更有后劲。
在很多国家,“作业”是个奇怪的概念,但并不影响人才培养,因此“双减”要求是合理的。我国学生目前的精神状态也的确需要“双减”,近年来学生心理诊疗机构多人满为患,已经看出“双减”的必要性,否则会培养出精神健康堪忧,对社会充满冷漠的下一代来。
然而,现实压力十分巨大,如果不解决“双减”后学校、学生在成绩方面可能面临的压力,造就越来越多的“抢跑者”,“双减”很容易落于纸面。在我国当前国情面前,硬性为每个学生留下公平的“双减”空间,会有力推动这项工程的进展。而教育部门无法掌控下课后家长给学生的“加码”,真正能控制的还是学校教育的时间,这便是需要学校教育在时间上付出牺牲由。当然,这项措施要切实奏效,还要有力予以推进,以法律和行政的手段,避免学校变相占用“娱乐课”,或者将其变为任何“有意义”活动的倾向,保障这一时间成为学生学习生涯中的“安全岛”,与其他措施配合,共同促进“双减”目标的实现。
自古绘画要“留白天地宽”,教育部门强行为教育留白,会给我们带来情商更高、对社会更多善意的下一代,尽管不是容易的事情,却极为值得尝试。全世界学校教育没有“娱乐课”一说,但中国永远敢为天下先,在教育领域,我们又为何不能走到世界的前面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