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当代中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新特征——基于全国十省抽样调查的统计分析

转载3个月前发布 SanS三石
19 0 0

【转载】当代中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新特征——基于全国十省抽样调查的统计分析

摘要:基于全国十省抽样调查的统计分析发现,当代中学生普遍爱党爱国,具有积极的人生观,能自觉践行道德规范和文明习惯,并展现出爱护环境、奉献社会、创新进取等新时代的新品德。同时,学校、家庭、社会也普遍形成了关心和支持思想道德建设的大环境。但是,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部分中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文明道德行为、主动学习和锐意创新意识有待加强,少数中学生的功利化和更注重个人利益的倾向值得关注,适合中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建议增强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动员社会力量共筑德育大环境,并筑牢保护青少年的网络“堤坝”。

关键词:当代;中学生;思想道德;新特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并多次做出重要指示和重大战略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要求、扎实推进这一工作,推动广大青少年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但是,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这一工作仍然面临许多严峻挑战。在人的生命历程中,中学阶段不仅是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道德品质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敏感时期。对中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状况的调查分析,可以透视我国当代青少年的整体特征与发展趋势。

【转载】当代中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新特征——基于全国十省抽样调查的统计分析

一、文献回顾与研究思路

【转载】当代中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新特征——基于全国十省抽样调查的统计分析

关于道德的论述,可追溯到古代孔子的“仁爱”思想、孟子的“五伦”和“四德”思想、汉代的“三纲”和“五常”思想、宋代的“八德”思想等。自现代以来,学术界关于道德的研究主要包括两种范式,即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和道德结构理论。

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认为,人的道德发展存在一定的阶段性。在各个发展阶段,人的道德取向与行为模式会存在差异;同时,前一阶段的道德发展往往又是后一阶段道德发展的重要基础。其中,“四阶段论”认为,人的道德发展包括自我中心阶段(2~5岁)、权威阶段/他律阶段(6~7/8岁)、可逆性阶段/自律阶段(8~10岁)、公正阶段(10~12岁)[1]。“五阶段论”认为,亲社会道德判断的发展包括享乐主义、自我关注的推理,需要取向的推理,赞许和人际取向、定型取向的推理,移情推理,以及深度内化推理等五个阶段[2]。“六阶段论”认为,道德发展包括三个水平和六个阶段,即前习俗阶段(惩罚与服从阶段、相对功利道德定向阶段)、习俗水平(寻求认可定向阶段、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定向阶段、普遍的伦理原则阶段)[3]。新近的研究进展还包括道德情绪归因、道德移情(包括普遍性移情、自我中心移情、对他人情感的移情和对他人生活状况的移情等)、认知加工(包括直觉判断、事后推理、理性劝服、社会劝服、理性判断、个人反思等)与道德发展等[4][5][6]。


道德结构理论认为,道德具有多元的内在结构。比如,在“本我—自我—超我”人格结构理论中,超我代表着个人内化了的道德标准[7]。有学者将其划分为道德敏感性、道德判断、道德动机和道德品质四种基本成分[8]。还有很多学者推崇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在内的道德结构理论[9]。在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四类公民道德,《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则提出了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等范畴。

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本研究构建了测量中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基本结构。其中,纵列是内容维度,包括二项核心道德(理想信念、文化传承)和三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横列是结构维度,包括道德心理发展的三维度,即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行为。总体而言,调查内容涉及中学生的理想信念、文化传承、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和德育环境等方面,每项内容设计着重关注中学生的重点发展维度(标★),具体见表1。


【转载】当代中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新特征——基于全国十省抽样调查的统计分析

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分为两个维度—即传统和现代的维度、集体和个体的维度。一是时代的维度—在传统和现代之间。研究显示,不同区域中学生持有的道德取向有所差异。总体而言,经济发达地区(如东部地区以及城市)的中学生更倾向于现代和个体的道德观,西部地区以及农村的中学生则更倾向于传统和集体的道德观。二是群体的维度—在集体和个体之间。总体而言,集体取向的道德观与中学生年龄成反比,即年龄越小者越遵循集体主义道德规范;个人取向的道德观与中学生年龄成正比,即年龄越大,则越独立、越遵循个体主义道德规范。


【转载】当代中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新特征——基于全国十省抽样调查的统计分析

【转载】当代中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新特征——基于全国十省抽样调查的统计分析

二、当代中学生思想道德发展新特征

【转载】当代中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新特征——基于全国十省抽样调查的统计分析


为了全面了解当代中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新趋势与新特征,课题组委托国家统计局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问卷调查。抽样调查实际覆盖北京、山西、吉林、上海、浙江、湖北、广东、四川、云南、新疆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全日制初中、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最后获得有效样本6785份。其中,初中生占51.9%,普通高中生占30.2%,职高/技校学生占17.9%。分析主要结论如下:


1.普遍爱党爱国,认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数据显示:85%的中学生明确表示了解“中国共产党”,91.2%的人明确表示认同“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我们的幸福生活”,72.3%的人明确表示希望“长大后能够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97.4%的中学生明确表示“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94.8%的人相信“中国会成为世界上很强大的国家”。73.1%的人明确表示不赞成“如果其他国家的条件比中国好,我就愿意到那个国家去工作和生活”这一说法。由此可见,中学生爱党爱国的信念普遍坚定。

对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也是绝大多数中学生的基本共识。调查显示:明确表示了解“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学生分别占76.1%和85%,明确表示赞同“我认为共产主义终有实现的一天”的占88.3%,明确表示赞同“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才有希望、百姓才会幸福”的占86.2%。此外,82.5%的中学生明确表示了解“中国梦”,84.3%的中学生明确表示赞同“实现中国梦关系到我个人未来的生活”。


2.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调查显示: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能准确回答出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内容的中学生分别占到98.6%、92.7%和95.5%。这表明,中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水平普遍较高。


在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情境中,86.6%的中学生表示赞成通过“全班一起讨论”的方式制定班级公约,98.2%的人表示随时欢迎外地户籍同学加入自己的体育活动,91.5%的人赞同通过“全班抽签”或“自愿报名、先到先得”的方式向班级同学分配心仪演出的门票,80.7%的人表示“如果有人违反班级公约,即使是好朋友也要按照公约予以处罚”。这说明,多数中学生具有良好的“民主”“平等”“公正”“法治”等精神。在“自由”价值取向方面,多数中学生也表示认同“自由应该受到制度约束”的观念。这说明,多数中学生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人生观积极健康,偶像崇拜多为杰出人物


中学生普遍具有积极健康的人生观、普遍认同“自我努力导向”的成功观。91.8%的中学生明确表示“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彰显出00后一代的乐观心态。同时,大多数人都认同“对社会有贡献”的价值目标(占73.6%),显示出00后一代健康的人生观。在实现梦想的最重要因素方面,81.4%的中学生选择了“学习奋斗”,说明“自我努力导向”的成功观得到了多数00后的认可。


在中学生最崇拜的偶像方面(除家人之外),习近平、毛泽东、邓小平和周恩来四位政治领袖,作为00后学生“心目中最崇拜偶像”高居前位。这折射出对中国伟大人物之崇敬心理。马云、钱学森、雷锋、袁隆平、鲁迅、爱因斯坦等也入选靠前,透视了当代青少年的崇拜偶像心理呈现出“当代性、杰出性、标志性”的偏爱特征。另有部分青少年选择了思想先驱、民族英雄、英模人物以及科学家、企业家、运动员、作家、诗人、老师等作为自己的尊崇对象,显示出当代中学生偶像崇拜的积极正面性。


4.尊崇革命先辈,礼敬传统文化


中学生普遍敬佩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96.2%的中学生对“狼牙山五壮士”的革命事迹明确表示“非常敬佩”,认为“他们都是大英雄”。此外,多数中学生认为中华传统文化“非常优秀”(或至少是“有精华也有糟粕”)。一方面,中学生对中华传统节日的喜爱程度较高。92.1%的中学生表示最喜欢春节(也有部分人选择了中秋节、端午节、元宵节等),而表示最喜欢圣诞节、万圣节等西方节日的比例则明显更低。另一方面,很多中学生都对各类中华传统文化表现出较大兴趣,尤其是古代哲学思想、传统文学、民族音乐或乐器、书法国画、中华武术等。


5.自觉践行道德规范和文明习惯


首先,绝大多数中学生能够遵循家庭美德。调查显示,82.6%的中学生在过去的一年中记得父母生日,并向父母送出生日祝福。93.2%的中学生表示在父母生病时会更关心父母,并力所能及地照顾父母。在和父母或祖辈意见不一致时,93.4%的中学生表示能够做到好好沟通—其中,32%的人会跟长辈讲道理,尽量说服长辈;61.4%的人在觉得长辈的意见有道理时,会乐于接受长辈的意见。在和弟弟妹妹或其他比自己小的孩子一起玩耍时,表示总是会照顾幼小的也占到77.5%。


在劳动习惯方面,46.4%的中学生表示在过去的1个月里“经常”参加家务劳动,38.6%的人表示“有时”会参加劳动。在劳动项目方面,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整理房间、倒垃圾、扫地拖地、洗碗和叠被子。78.9%的人表示参加家务劳动的原因是“分担家庭责任”,6.7%的则表示是“喜欢做家务劳动”。在节俭习惯方面,对于前几年买的依然合身的衣服,85.6%的中学生表示“只要没破就会继续穿”。这说明,多数中学生赞同勤劳节俭的生活方式。


其次,中学生普遍自觉践行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待人友善、勤奋好学、诚实守信、爱护公物等良好品德。调查显示:68.7%的中学生表示能够做到“排队时不插队”。85.8%的中学生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在过马路时,即使看到别人闯红灯,也会坚持等到绿灯再过马路。这说明,中学生多具有良好的遵纪守法意识。


表示总能做到主动说“对不起”“谢谢”、保持“面容整洁、衣着得体”的中学生均超过九成,表示总能做到“别人道歉时,主动说‘没关系’”“不欺负比自己弱小的同学”“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主动向父母打招呼”等习惯的均超过八成,说明中学生大多具有礼貌用语和文明行为习惯。

85.7%的中学生表示在上学路上看到同班同学时会“主动问好”,85.4%的人表示当班级值日同学生病时愿意帮忙代值日。96.5%的中学生表示“在路上遇到有人问路且自己恰好知道时,愿意为他人提供帮助”,72.3%的人表示在公共场所进出门时总会为身后的陌生人扶门(26.4%的人“偶尔”如此)。这说明,多数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到待人友善、乐于助人。


表示“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对很多知识都感兴趣”“我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目标”“认为学习是快乐有趣的”“经常与老师、同学讨论学习问题”“学习时不需要老师和家长催促”的分别占到86.1%、77.4%、74.8%、73.8%、69.4%和67.7%。在学习遇到困难时,74.1%的中学生表示会“坚持下去,尽力完成”,这说明多数中学生具有勤奋好学的意识与行为。


此外,在发现营业员多找10元钱的情况下,有82.3%的中学生表示会“马上去商店退回多找的钱”。在期末考试成绩被多算分数的情况下,也有80.7%的中学生表示会“马上向老师报告,予以纠正”(见表2)。由此可见,多数中学生都能以诚信态度对待金钱和考试成绩。


【转载】当代中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新特征——基于全国十省抽样调查的统计分析

数据还显示,92%的中学生表示自己注意爱惜学校的公物,如桌椅、清洁用品、墙壁、体育器材和图书等。同时,多数中学生也有爱惜社会公物的好习惯。对于一些游客喜欢在景点上涂涂画画的行为,97.7%的中学生认为这样“非常不好”。这说明,多数中学生具有爱护公物的好习惯。


6.展现时代要求新品德


多数中学生具有良好的环保意识。91.2%的中学生同意“保护环境非常重要,即使要花很多钱和时间”的说法。而且,96.6%的中学生对“将洗水果的水留着冲厕所”的行为持肯定态度,认为这种环境友好行为“有必要,因为水资源是有限的”。


多数中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参与和奉献意识。在过去的一年里,88.9%的中学生表示参加过各种类型的志愿服务活动,如捐钱捐物、敬老助老、社区义务劳动、环保宣传和绿化植树等。对于所在社区(村)里乱堆杂物、乱丢垃圾的现象,45.9%的中学生表示会“力所能及地做好清理”,39.7%的人表示会“向社区/村反映情况”。

多数中学生具有较强的怀疑精神和一定的创新意识。调查发现:不少中学生有较强的怀疑精神。比如,很多中学生表示不会盲从书本上的内容。此外,面对诸如“柿子和螃蟹不能一起吃”的说法,93%的中学生表示“不会轻易相信”,而会“研究查证是否正确”。在创新意识方面,88.8%的中学生拥有旺盛的好奇心;57.9%的中学生喜欢发明新东西;62.3%的中学生经常会向老师提问;不少中学生在做题时也会主动尝试老师没有教过的方法。


7.学校、家庭、社会普遍关心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家庭普遍注重培养中学生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奠基性的作用。调查发现:虽然在不同学龄阶段家庭教育的重心略有不同,但父母对孩子行为习惯(91.2%)和道德品质(88.1%)培养的重视是一贯的,这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至关重要。


中学生对学校德育的满意度和期望值高。德育一直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调查发现:学校德育课程的实施开展有序,中学生对于“品德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等德育课程表示满意的占到88.5%,这意味中学生对学校德育课程的总体满意度较高。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会期待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参与度更高的德育课程,所以对学校德育课程的教学形式和内容的期望值也会逐渐提升。


有利于中学生健康成长的社区活动场所建设成效显现。调查发现,75.1%的中学生所在社区(村)建有供中小学生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的场所。而且,39.6%的中学生表示“经常使用”这些场所,另有54.6%的中学生表示“偶尔使用”。

【转载】当代中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新特征——基于全国十省抽样调查的统计分析

三、当代中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瓶颈问题

【转载】当代中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新特征——基于全国十省抽样调查的统计分析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对照“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目标要求,当前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仍然存在着一些瓶颈问题。


1.部分中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和自强奋斗意志


调查显示:中小学生参加家务劳动的比例有待提高。分群体来看,表示“经常”参加家务劳动的初中生占52%、职高/技校学生占50.9%,但普高生则仅占34.1%;相比之下,表示“偶尔”或“从不”参加家务劳动的普高生则达到23.8%。而且,中学生的劳动习惯在不同地区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西部地区学生表示“经常”参加家务劳动的占60.4%,中部地区为46.7%,东部地区则仅占36.2%。此外,多数中学生虽然会敬佩他人艰苦奋斗的事迹,但自己吃苦耐劳的意愿却并不强(知行不一)。比如,在军训感觉到累的时候,只有62.8%的中学生表示会“坚持到底”,而有超过1/3的人会选择放弃。这说明,一些中学生仍然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转载】当代中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新特征——基于全国十省抽样调查的统计分析

与之类似,一些中学生的自强奋斗意愿也有待提高。关于成功的路径问题,虽然大多数人赞同“学习奋斗是实现梦想的关键”,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学生会认可“社会环境”“家庭实力”等外在因素的作用。如表3所示,初中生赞同“学习奋斗是实现梦想的关键”的占86.7%,而普高生和职高/技校生则分别下降到77.9%和72.3%。由此可见,有相当比例的高中生在“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问题上存在模糊认识。


2.部分中学生的文明道德行为仍存不足


在一些学习和生活的具体情境中,部分中学生的文明道德行为表现得并不充分。在考试成绩被多算分的情境下,有10.9%的人表示会“没被发现不改,发现了改过来就是”、3.3%的人表示会“将错就错,反正不是自己的责任”、5.1%的人表示“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具体而言,初中生表示会“马上向老师报告,予以纠正”考试成绩者占到87.2%,而普高生、职高/技校生的对应比例则分别只有71.8%和76.8%。同样的,如果在商店买东西被多找了钱,主动选择退回的普高生、职高/技校生也分别只占74.8%和77.5%。这意味着,中学生(尤其是高中阶段学生)对待“不当之分”“不义之财”的诚信水平仍有待提高。在遵守规则方面,在排队时如果队前有熟人,有2.8%的人会选择“主动去找朋友,并直接排在朋友的后面”,22.4%的人会选择“主动去找朋友,并问朋友后面的人是否介意排在他/她前面”,6%的人会选择“如果朋友叫我过去插队,我就去”。在过马路看到别人闯红灯时,有8.8%的人表示“如果有急事,我会闯红灯”、3.8%的人表示“如果没有车,我会闯红灯”、1.6%的人表示“如果有很多人闯红灯,我就跟着闯”。与初中生相比,更高比例的普高生、职高/技校生会选择各种形式的“插队”“闯红灯”等不文明行为。


在礼貌友善方面,44.9%的中学生表示有过“说粗话脏话”的经历,14.1%的人表示有过“欺负弱小同学”的经历。在乐于助人方面,在公共场所进出门时,有26.4%的人表示“偶尔”会帮陌生人扶门,1.3%的人表示“从不”如此。在帮助他人方面,对于帮助生病同学代值日的情境,普高生和职高/技校学生分别有13.5%和16%的人选择了“不愿意”。在奉献社会方面,有11.1%的中学生表示在过去一年里没有参加过任何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


在环境友好行为方面,15.9%的人表示在超市购物从不自备购物袋,8.1%的人表示生活垃圾从不“分类投放”,6.1%的人表示总是“使用一次性餐具”,3.3%的人表示“在餐馆吃饭总会剩下很多菜”。尤其是对于职高/技校生而言,表示在超市购物从不自备购物袋的占到22.5%,表示总是使用一次性餐具的占到10.8%,均远高于其他学生群体。


3.部分中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呈现出功利化、庸俗化倾向


尽管多数中学生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对社会有贡献”,但仍有部分人选择了“发财”“当官”“出名”等功利性目标作为人生追求。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价值目标的“功利化”倾向会愈发显著。比如,初中生认为“对社会有贡献”最重要的比例占82.1%,普高生、职高/技校生则分别降到62.5%和67.4%。与此相对的是,普高生、职高/技校生认为“发财”最重要的比例分别升至8.2%和13.3%。


此外,虽然中学生的崇拜对象多为对社会发展有重大贡献的杰出人物,但也有不少人选择影视演员、流行歌手、网红艺人等娱乐明星作为崇拜对象,还有少数人选择影视、小说、动漫、神话或游戏中的“虚拟偶像”作为崇拜对象,另有部分中学生明确表示心目中“没有偶像”。而且,随着年龄增长,选择崇拜对社会发展有重大贡献的杰出人物的比例会呈下降趋势。


4.在个人与集体关系方面,部分中学生存在更注重个人利益的倾向


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虽然绝大多数中学生能做到集体利益优先,但仍有部分中学生会表现出更注重个人利益的倾向。调查显示:明确表示赞同“我通常为了顾全集体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利益”“我会尽力让身边的人高兴,即使参加自己不想参加的活动”的中学生分别占到70.5%、69.4%,但对此持反向态度的也分别有5%和9.6%。此外,有90.4%的中学生赞同“和别人一起合作,我感觉很愉快”,但也有47.9%的人认为“比别人做得更好,对我来说很重要”。


在具体情境中,面对社区(村)里乱堆杂物、乱丢垃圾的现象,虽然多数中学生表示会采取适当的行动,但也有11.5%的人表示“把自己家门口弄干净就行”、1.9%的人表示“这是大人的事,和我无关”。当面对“班级要排练节目,你很想当主持人,但老师却派你去管道具,你会怎么做”的情境时,有13.8%的中学生选择了“不情愿,但害怕老师责怪,也就随便管管”“如果不能当主持人我就什么也不干”等不服从集体利益的行为。


从群体差异来看,高中阶段及东部地区学生选择关注个人利益的比例更高。面对乱堆杂物现象时,分别有15.8%的普高生和17.4%的职高/技校学生选择“把自己家门口弄干净就行”(选择“这是大人的事,和我无关”的比例分别为2.6%和1.8%),而初中生选择“把自己家门口弄干净就行”和“这是大人的事,和我无关”的比例则分别为7%和1.4%。尤其是,东部地区的普高生和职高/技校生分别有17.4%和24.7%的人选择了“把自己家门口弄干净就行”,显示出有较高比例的人持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同样的,在班级管理道具的情境中,普高生和职高/技校学生选择不服从集体利益行为的比例也分别达到19.3%和12.3%,高于初中生(11.1%)的比例;东部地区中学生选择不服从集体利益行为的比例为16.2%,高于中部(13.2%)和西部地区(11.1%)。其中,东部地区的高中生、职高/技校学生不愿服从集体利益的更是分别达到19.8%和18.2%。


5.部分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待提高


在学习兴趣方面,5.2%的受访学生表示学习并不“快乐有趣”,另有21%的人对“学习是快乐有趣的”这一说法持“一般”态度。具体而言,认为学习快乐有趣的初中生占80.9%,而普高生和职高/技校生则分别只占66.8%和65%。此外,4.2%的人表示不赞同“我对很多方面的知识都感兴趣”,18.5%的人对此持“一般”态度。各学龄段孩子明确表示不赞同这一说法的比例分别为3.10%、4.80%、6.10%。这表明,随着学龄升高和学习难度增大,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呈下降趋势。


在学习自律意识方面,9.7%的中学生表示学习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催促,另有22.6%的人对“我学习时不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催促”持“一般”态度。同样,也存在学习自律性“随年龄上升而下降”的趋势。初中生明确表示学习需要老师和家长催促的占7.7%,普高生和职高/技校生则分别达到10.6%和14.1%。


在学习目标方面,有6.2%的受访学生表示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另有19%的人对“我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目标”这一说法持“一般”态度。从不同学龄段来看,表示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的初中生、普高生、职高/技校生分别占4.9%、6.8%、8.9%,也存在一定的“年龄越大,学习目标越不清晰”的趋势。在学习主动性方面,7.9%的中学生表示不会“经常与老师、同学讨论学习问题”,另有22.7%的人持“一般”态度。对于三个学龄段学生而言,表示不会“经常与老师、同学讨论学习问题”的分别占到7.1%、7.3%、11.7%。此外,在课外阅读时间方面,有23.2%的人表示平均每天的课外阅读时间少于半小时(三个学龄段学生分别占17.3%、34.2%、21.9%),3%的人表示“从不阅读”(三个学龄段学生分别占2.3%、3.7%、4.1%)。


在学习困难克服方面,当学习中遇到困难时,23.9%的人表示要视情况来决定坚持抑或放弃,2%的人表示“常常会放弃”。对于三个学龄段学生而言,分别有1.7%、1.6%和3.4%的人表示“常常会放弃”,分别有16.6%、32.9%、30.1%的人表示会“视具体情况而定”。


由此可见,部分中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自律意识、学习目标、学习主动性、学习困难克服等方面仍存不足。


6.部分中学生的探究精神与创新意识有待加强


研究发现:一些中学生虽然好奇心较强,但批判性思维和探究创新精神仍略显不足。对于“我觉得书上的东西肯定是对的”的说法,有28.4%的人表示赞同。三个学龄段学生分别有31%、20.9%、33.3%的人有这种“唯书论”的倾向。有39.4%的人表示“我只按照老师教的方法做题”,而不愿意尝试其他方法。初中生、普高生、职高/技校生表示赞同这一说法的分别占31%、17.7%和38.2%。由此可见,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总体上仍有不足。


与此类似,对于“我经常向老师提问”这一说法,8.6%的人表示“不符合”,29.1%的人持“一般”态度。其中,三个学龄段表示“不符合”的分别占到7.8%、9.1%、10.2%。对于“我很喜欢发明新东西”的说法,12.4%的人表示“不符合”,29.7%的人表示“一般”。上述三个学龄组表示“不符合”的比例分别为10%、15.3%和14.2%。这说明,探究创新精神会随着年龄而有所增强,但总体而言仍是中学生发展中相对薄弱的环节。


7.适合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学校、家庭、社会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


当前全社会普遍形成了关心和支持思想道德建设的大环境,但是,对照国内外发展新形势、新时代的新要求,学校、家庭、社会仍然存在着一些对中学生健康成长的不利因素。


在学校环境方面,首先,部分学校的德育课程没有切实得到保障落实。数据显示:2.5%的初中、8%的高中的德育课基本没有正常开展。其次,德育课老师专业化水平普遍不高。当前德育课老师多由其他学科老师兼任,其中初中德育老师属于兼任的占32.7%、普高占30.7%、职高/技校占43.0%。具体而言,德育课老师多由语文、政治、数学老师兼任,甚至还有部分是由体育老师兼任。再次,德育课程内容与形式仍需不断改善。调查显示:初中生、普高生、职高/技校生对德育课程感到“一般”或“不满意”的分别占7.3%、19.7%和10.3%。究其原因,内容没意思、参与性低、活动少、资料不丰富等饱受诟病。最后,学校(尤其是农村)的校外活动组织偏少。11.5%的中学生表示,学校上学期没有组织过学生外出开展游览参观、拓展训练、志愿服务等校外活动,另有16.9%的人表示“我记不清了”。其中,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学生表示“没有”校外活动占9.8%,县城学生占12.3%,乡镇学生占11.2%,而农村学生的这一比例则达到17.9%。


在家庭环境方面,虽然多数家长都关心孩子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培养,但在家庭教育实践中,重智轻德、重知轻能、重养轻教等倾向还比较明显。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普遍重视兴趣爱好(51.2%)、辅导功课(40.4%),但对“生产劳动”(31.9%)等全面发展导向的维度则重视不够。尤其是在高中阶段,仅有27.6%和27.7%的普高生、职高/技校生的父母会对孩子开展“生产劳动”方面的教育(见表4)。与此同时,在上学期,有14.1%的人参加过有偿家教课程、48.7%的人参加过校外学科补习班、36.4%的人参加过校外兴趣班。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家庭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


在社会环境方面,可供就近就便开展活动的社区活动场所仍不充分—24.9%的人表示所在社区没有供中小学生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的场所。其中,农村地区孩子表示没有这种场所的占到31.3%,高于乡镇、县城、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比例(分别为21.7%、24.7%、24%)。而且,中学生对这些场所的使用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调查显示:经常去这些场所参加活动的中学生不足四成(39.6%)。尤其是,对于普高生和职高/技校生而言,表示“从没有去过”的比例分别占到8.2%和9.6%。此外,从更广泛的社会环境看,成人世界的道德失范等现象的客观存在,各种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经由互联网传播等,也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形成了严峻挑战。


【转载】当代中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新特征——基于全国十省抽样调查的统计分析


【转载】当代中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新特征——基于全国十省抽样调查的统计分析

四、进一步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建议

【转载】当代中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新特征——基于全国十省抽样调查的统计分析

1.尊重客观规律和时代特征,增强道德教育的针对性

需要紧扣青少年品德发展的客观规律与时代特征,通过家校共育来切实增强道德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在学校品德教育方面,要改变“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等做法,夯实学校教育作为思想道德建设主阵地的作用。一是进一步加强对学校德育课程的督导和评估,重点督导学校执行国家德育课程的落实情况和教学质量,可尝试建立教育体制内外结合的主体评估机制,提升评估的专业性和公正性。二是推进对德育课程的创新改革,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在构建一体化德育课程结构基础上,设计课程实施的知行合一路径,促进道德认知、情感和行为的三维统一,提升课程的实效性和趣味性。要将品德教育细化,与《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结合起来,使德育教育更具操作性。比如,可以将“尊敬老师”细化为“主动向老师打招呼”“回答老师的问话要起立,语气要和气、亲切”“接受老师的批评不顶撞,态度要诚恳”等具体要求,并教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是加强德育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一方面要逐步推进德育课程教师的专业化和专职化,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现职教师的定期培训,推进对德育学科教师研修的组织、督导和评价工作,提升德育课程教师的专业性和引领性。


在家庭品德教育方面,家长也要紧扣青少年形象思维发达和模仿能力强的特点,通过躬亲示范、以身作则或者有意识地树立先进榜样,引导子女习得各种优秀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同时,也可以以反面人物、错误言行作为反面教材,使子女吸取有益的教训。更重要的是,家长要逐步改变“唯分数论”的教育评价体系,正确对待子女的成长成才,从而为中学生减负减压、全面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2.协调拓展社会力量,共同构建德育大环境


亟须打破封闭、分割式的教育界域,通过整合挖掘社会资源,形成横向贯通的德育合力,共同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一是要明确政府在社区青少年活动场所建设中的统筹职责。尤其是在经费投入、监督管理、资源调配等方面发挥积极保障作用,推进其优质和均衡建设。二是引导和推动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的参与。促进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社区青少年活动场所等的组织和运营,丰富社会教育服务内涵并提升效能。三是加强青少年偶像文化建设,并将其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之重要载体和抓手。引导广告、媒体和影视界自觉肩负社会责任,加强对当代青少年进取、阳刚、责任等青春偶像和示范人物的推荐、引导,营造良好的社会德育环境和氛围。


3.运用综合手段,筑牢保护青少年的网络“堤坝”


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在给青少年学习、生活、娱乐开辟新渠道的同时,也为其健康成长带来了诸多风险。一要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快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立法进程,尽快出台《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保障网络空间安全。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推行网络内容分类管理,设置净化网络信息插件,对未成年人不宜信息进行警示。发展未成年人专属网站,推广未成年人上网保护软件,开发未成年人专用浏览器、应用程序。加强网络游戏管理,加强出版前置审核,落实注册实名制。二要强化网络终端管理。规范学生对网络、手机等信息设备的使用。研制推广专供未成年人使用的智能终端设备,预装保护软件,保证安全上网。强化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避免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成瘾。加强公益性上网服务设施建设,严厉打击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行为,及时清除“黑网吧”。三要加强青少年上网安全的监护和引导。积极推进网络素养教育进学校、进课堂,增强青少年的是非辨别能力与道德自律意识。引导家长科学教育和高质量陪伴孩子,培育文明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专项“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8VZL)阶段性成果]


杨雄: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特聘教授,上海社科院社会调查中心研究员

魏莉莉: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刘程: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裘晓兰: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

【转载】当代中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新特征——基于全国十省抽样调查的统计分析

参考文献:

[1]皮亚杰.儿童的道德判断[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21-82.
[2]Eisenberg N,Mussen P H. The Roots of Prosocial Behavior in Children [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115-125.
[3]科尔伯格 . 道德发展心理学:道德阶段的本质与确证[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
[4]Nunner-Winkler G,Sodian B.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Moral Emotions [J]. Child Development,1988(5): 1323-1338.
[5]Hoffiman M L. Affeetive,Cognitive Processes in Moral Internalization[A]. In Higgins,E. T,Ruble,D. N. and Hartup,W W Social Cogni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A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236-274.
[6]Haidt J. The Emotional Dog and Its Rational Tail:A Social Intuitionist Approach to Moral Judgment [J]. Psychological Review,2001(4):814-834.

[7]弗洛伊德.自我与本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122-136.
[8]Rest J,Narvaez D,Bebeau M,Thoma S. A Neo-Kohlbergian Approach:The DIT and Schema Theory [J].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2000(1):101-118.

[9]陈会昌.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测量[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4):1-17.

【转载】当代中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新特征——基于全国十省抽样调查的统计分析

提取码:c2fw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
立即登录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