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财经三人谈:AI时代,你焦虑吗?

转载3个月前发布 SanS三石
24 0 0

来源:环球时报

编者的话:“AI的尽头是卖课”?近日,有不少“职场打工人”被一些网络AI课程“上了一课”。尽管相关授课人员被暂停服务,但其折射出“职场打工人”的种种焦虑值得思考:我们是否过于焦虑了?应如何看待个体对新技术的担忧甚至恐慌?“焦虑”过后该如何应对挑战?社会职业教育应如何布局,才能避免职场“数字鸿沟”?

AI可能会拉你一把

许志星

“AI焦虑”来了?各种AI网课的热销,不仅反映出人们对新技能和知识的渴望,也揭示了职场人士在适应新兴趋势和保持竞争力方面出现的“本领恐慌”。新技术对行业的挑战,叠加原本已无处不在的职场压力,导致不少人产生诸如“不懂AI就会被时代抛弃”这样的担忧。

现象背后的动因颇为复杂,其中包括了当下人们对新生事物的不了解、未来因技术进步而转变岗位需求的不确定性,以及每个人在不同职业发展阶段遇到的挑战等。

我们是否应该因为AI的发展而感到焦虑?首先需要每一个普通的职场人士放平心态的是,AI的出现确实会改变目前劳动力市场的技能与生态。但换个角度来看,未来对于生成式AI的广泛应用,或许反而能够抹平人与人之间原来的能力差异,将大家带回同一起跑线上。

近期,一项刊登在《科学》杂志的研究也得出类似结论,生成式AI的出现并没有带来“马太效应”,使强者更强。相反,对于相关技术的应用却可以拉低专业门槛,AI或许将成为劫富济贫,帮助弱者的一把“利剑”。

事实上,我们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瓶颈与挑战,建立“成长型心态”至关重要。这意味理性看待职业发展,实时评估自身价值,并将每一个挑战都看作学习和进步的机会。焦虑往往源于不充分的了解与无措的行动。不少人的“AI焦虑”产生于对AI技术的不了解、对职业前景的担忧以及对自身价值的不客观评估。其实,新生的AI与我们职业道路上遇到的其他新领域、新知识一样,走出舒适区、优化技能组合、提升适应能力等方式永远都是脱颖而出的“法门”。

但需要我们关注的是,AI技术发展之快,用日新月异形容毫不为过,而当传统教育体系无法跟上行业发展速度时,当职场人士进阶学习的路径变得不清晰时,一些诸如“AI卖课”的乱象就会出现。这也从另一方面对我们的职业教育、行业教育以及社会进修机构提出更高要求。

此外,人文关怀也更应受到重视。虚拟的世界愈发真实,我们越不能放弃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对于压力过大的职场人士而言,在有的放矢,不断学习进步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交活动,与家人、朋友保持紧密联系,不仅有助于缓解过度焦虑的情绪,更是积极有效、可持续成长的必要举措。(作者是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主任)

学习,祛魅,利用

冯亚仁

美国心理学会在2023年进行的一项美国职场调查结果显示,大约38%的被调查员工担心AI可能会“接管”他们的一部分甚至全部工作。毫无疑问的是,伴随着AI技术正在重新定义工作与生活,有关机器人与人类“竞争上岗”的新闻不断涌现,美国的职场也蔓延起“AI焦虑”。对于一些人来说,生成式AI似乎来得又快又猛,“AI竞赛”愈演愈烈,给职场人士的明天带来许多不确定性。

我的朋友克莱尔今年34岁,她在美国一家大型咨询公司担任公关。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克莱尔有一份薪水优厚,且能够确保她兼顾生活质量的理想工作。但在过去的6个月里,她开始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感到焦虑,认为自己无论如何努力,未来或许将无法与机器相媲美。“我对ChatGPT的进化速度感到惊讶,再过几年,我绝对可以想象一个机器人能像我一样出色地工作”。

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职业教练兼讲师卡罗琳·蒙特罗斯曾说过,对人工智能技术感到焦虑是正常的,因为它的进化方向是不稳定的。新技术的出现的确会令人不安,但人们可以主动做出选择,是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持续感到焦虑,还是选择对人工智能祛魅,拥抱这项技术并利用它来为自己“谋利”。

特别是在创意性领域,人工智能还无法替代人类的创造力。从底层逻辑来看,人工智能是在现有数据和模式上完成训练的,这限制了它们产生真正原创和新颖想法的能力,而人类的创造力通常涉及以创新的方式组合不同的元素、跳出固有思维、挑战传统,这些方面对人工智能来说很难复制。此外,人类的创造力通常涉及直觉、灵感以及难以通过算法复制的洞察力。创造力的发展并不总是一个线性过程——它涉及实验、迭代和偶然性,这些都是人工智能不具备的人类固有特征。

就在几周前,克莱尔决定开始了解这项新技术。她告诉我说,自己也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了解学习人工智能技术并试着借助它进行一些工作的优化。“很多新技术都曾经让我感到害怕,所以我经常选择忽略它们,但现在看来,我的做法不是很明智。我慢慢开始明白,如果我花点时间去了解它,这一切看起来似乎没那么可怕了。并且我发现,了解这些后的感觉还不错,对我来说帮助很大。”(作者是驻美媒体人)

职业培训,企业和政府要加入

熊丙奇

当前,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利用在职人士的“职场焦虑”来贩卖相关培训课程的“割韭菜”现象。在AI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对自身就业和职业发展感到担忧的现象很正常,需要治理的是借助这种情绪来刺激焦虑、贩卖焦虑的不当行为。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对这类培训的监管,避免出现虚假、夸大宣传,以及侵犯购课消费者合法权利等情况;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及时疏导焦虑,满足提升就业能力、适应职场变化的职业培训需求。

如何帮助职场人士,为他们提供真正有价值的培训?在笔者看来,企业结合业务发展为员工提供职业咨询和职业培训,与政府主导开展公益培训,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为在职员工开展继续培训、提升员工的职业能力是企业人力资源建设的重要部分。这样既可让员工胜任因职业岗位不断发展变化带来的新挑战,也可帮助员工实现自我成长,拥有终身就业的能力。但当前很多企业为节约成本,加之担心员工流失,不重视、不情愿为员工培训加大投入。

具体到AI领域来说,很多企业也缺乏对行业、职业发展的前瞻性研究,主动开发与AI相关的员工培训课程难度提升,造成了当前培训缺失的现象。

由政府相关部门主导,依托成人教育、终身教育机构,面向全社会开设具有公益性的职业培训课程,亦是在企业之外,满足全社会职场人士提升培训需求的有效方式。以AI技术为例,多年前就有专业人士指出,AI的快速发展会加快新产业、新业态的产生,职业变革也将由此发生。

未来已来,当前需要强有力的机构牵头,对AI发展应用提出系统性应对策略,通过优化高校课程、提供在职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全民数字素养。相关体系的建设,不但能够缓解职场人士的焦虑,也是建设“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应有之义。(作者是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
立即登录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