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去贵州避暑,做个“气候游民”

转载4个月前发布 SanS三石
25 0 0
【转载】去贵州避暑,做个“气候游民”

尽管每年都免不了最热夏天的感慨,但2023年的夏天,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史上最热”。国家气候中心介绍,今年以来(截至7月2日)我国高温日数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根据美国缅因大学气候变化研究所的数据,在7月第一周,已有3天打破了全球日平均气温最高记录。虽然现代气象学的记录只能追溯到20世纪中叶,但结合气象、地质等科学资料,全球多地的气象学家都认为,2023年很可能迎来12.5万年以来最热的夏天。

当全世界都在变得更热的同时,清凉的贵州正在变得更为“热门”。一个初夏的午后,我从车水马龙的贵阳宝山路躲进附近不远处浓荫遮蔽下的阳明祠,祠堂内花木葳蕤,更觉清凉,是不少本地人消夏乘凉的去处。祠堂如今仍是王阳明的纪念馆,纪念这位大儒自正德初年被贬贵州以来,在西南的文化活动和思想轨迹。阳明祠内还有一座贵州省图书馆的分馆,我随意翻看几本文集,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他对这片土地的喜爱——在《书庭蕉》中,王阳明早早赞美过贵州的夏天,“檐前蕉叶绿成林,长夏全无暑气侵”。

【转载】去贵州避暑,做个“气候游民”

康养度假-兴义市万峰湖中梦幻城堡 

(摄影/侯凌)

王阳明的称赞并非客套,他曾在贬谪地龙场驿留下一对名联,“壮思风飞冲情云上,和光春霭爽气秋高”,这份来自历史深处的灵感,使“爽爽的贵阳”成为众人熟知的旅游宣传语。2007年,中国气象学会“盖戳认证”,授予贵阳“中国避暑之都”称号。而在更广阔的贵州大地上,每逢夏季,也有无数游人如候鸟一般,飞入绿色山林间凉爽的高原城镇,其中的大多数地名,我们或许不曾耳闻——从各地迁徙而来的旅居者,正在高原上打造新时代的“气候游民”生活。

【转载】去贵州避暑,做个“气候游民”

退休生活示范区

【转载】去贵州避暑,做个“气候游民”

刚刚落地江北机场,我就给重庆的朋友发去问好的短信。不过我旅程紧凑,很快就要继续赶往贵州,不料对方发来消息,“贵州凉快,我妈马上也要去贵州避暑了。”几年前,朋友的母亲相中了贵州习水县的仙源镇,在镇上买了一套避暑房产。因为黔北的海拔较高,气温远较以“火炉”闻名的重庆凉爽,因此,每年6月到国庆前后,朋友的母亲都会搬去仙源镇上常住,简直成了半个贵州人。

“我觉得我妈可以去当售楼小姐,她把她的朋友都说动了,一起去贵州避暑打麻将。”朋友的母亲并非个例,每年夏季,有数百万重庆人向外“迁徙”,其中的相当一部分会移居到邻近的省份贵州。这一壮观的大迁徙,常被人称之为“候鸟式”旅居;而伴随着气候变化加剧,这些更灵活地寻找适宜环境栖居的人也可被视为一种“气候游民”。

渝黔两地相去不远,地理条件却截然不同。重庆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平均海拔较低,本身气温就相对更高,加之周围群山拱卫,盆地地形中的下沉气流不易扩散,更容易产生高温天气,长江、嘉陵江蒸腾的水汽更添潮湿闷热之感。而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一年中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也只在22℃-26℃之间,这几乎是世界同纬度区域中最凉爽的夏天。尤为特别的是,贵州山地起伏,“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气候的地域及垂直性差异都颇为显著,往往一县之内、一山上下,就有截然不同的立体气候。

【转载】去贵州避暑,做个“气候游民”

贵州起伏的山地带来了凉爽的气候

初到贵州,我们很快感受到立体气候的奇妙魔力。桐梓县九坝镇地处大娄山脉之中,这里相去仙源不远,也是贵州成型最早、规模最大的候鸟式旅居地之一。我们的汽车从桐梓县城出发,几乎一路都在攀升,仅仅几十分钟的车程,海拔就从五六百米上升到约1200米。刚刚在县城中还感到稍许炎热的我们,很快就在九坝感受到凉风习习。

“九坝”的地名背后悄悄运行着避暑的代码。在西南官话中,“坝”通常是指山间平地,在大娄山连绵起伏的无尽群峰中,九座大小不等、彼此相连的坝子,成为避暑康养的天选之地。这里海拔更高,犹如一座座悬浮在燥热市镇外的空中桃源。

几年前,来自重庆的秦叔叔被九坝的凉风“俘获”,在镇外的山堡村找了一户农家,一口气签下十年租约,每年定期和妻子一同来此避暑。他们租住的农家前就有一处小小的平坝,每到暮色降临,山堡村的夜色里响起各式音乐,来自重庆的“候鸟”们就相聚在星散的坝子上,跳起川渝人民钟爱的坝坝舞。

【转载】去贵州避暑,做个“气候游民”

九坝是贵州成型最早、规模最大的候鸟式旅居地之一

九坝镇上的社区,常住人口只有3000余人,但在夏季的高峰期会迎来4-6万人在此避暑,仅仅山堡村中就涌现了超过460家民宿,同时也将据说80%的年轻人留在当地就业。“最热闹的时候,这条街上挤得水泄不通,公交车根本过不去。”大概是为了应对山顶小镇令人意想不到的交通堵塞,也为了随时可以从九坝出发去探索更广阔的周边区域,秦叔叔每年都会骑摩托车来到九坝,从重庆渝中区的家中到山堡村,“候鸟迁徙”只需要五个小时。

九坝集中了许多不同价位、不同类型的“避暑方式”。几年前,同样来自重庆的袁艺宁从岗位上退休,最初也住在山堡村,不过1350余米的海拔似乎过于凉爽,她决定继续向南迁徙,搬到了镇子附近的十里云湖小区。“这里的海拔只有1250米,气温更舒适一些。”我从未想象过,仅仅百余米的海拔高差,对温度的感受竟然也可以有明显差异。

【转载】去贵州避暑,做个“气候游民”

退休后,小区的文艺活动成为了袁艺宁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不过,吸引袁艺宁搬家的另一个重要理由,是她渴望参与更丰富的退休生活。新家所在的小区有现代舒适的住宿环境,更重要的是,这里还活跃着一群志愿者,积极地开展种种文艺活动。“每天早上起来,我都要去附近的森林里散步、打太极,中午在小区的食堂吃饭,午休过后又要去组织模特队和书画班的活动。”

袁艺宁是小区里若干个退休兴趣班的组织者,大家亲切地称呼她为袁姐。她自豪地和我们分享,“班上的老师都是音乐学院、美术学院的退休教授,在这里,他们的授课全是志愿服务,小区居民都可以免费参加。”她带领我们去参观书画课、舞蹈课的教室,墙上挂着学员的书法作品,走廊中陈列着自发的摄影展,“我的孩子都说我比上班时还要忙,但都说我更年轻了。”

【转载】去贵州避暑,做个“气候游民”

袁艺宁所在的小区社群生活日常

和那位朋友的母亲一样,袁姐也成为众多自发的楼盘“销冠”之一,在她身体力行的“安利”下,又有不少朋友从重庆搬来成为邻居。这些从重庆迁徙来的新居民,在黔北山区中再造了一座又一座“小重庆”,山路旁随处可见的朝天门火锅、重庆小面可为明证。

【转载】去贵州避暑,做个“气候游民”

“新社区”的生成

【转载】去贵州避暑,做个“气候游民”

九坝镇上那些来自大城市的退休人员当然藏龙卧虎,他们带来的不仅是消费与投资,也意外带来了更多优质的文化资源,山区小镇的孩子可以上重庆名师的课,就连坝坝舞也有了专门的“艺术指导”。“候鸟们”与当地社区的互动,在贵州各地塑造起崭新的生活方式与社区文化。

对贵州乡村重要的重塑动力之一,则来源于无处不在的民宿。与黔东南地区起步更早的民宿相比,贵州其他区域的民宿起步稍晚,但也走出了个性鲜明的发展路径。如果说,贵州民宿想要烘托呈现的初代版本,仍是许多人第一印象中“苗乡侗寨”的民族风情,那么如今在贵州独特的民族文化与山水空间中,思考如何引入个性化的设计与生活方式,如何完成传统与现代的连接,已成为民宿业主与旅行者新的关切。

【转载】去贵州避暑,做个“气候游民”

民宿匠庐·村晓俯瞰图

成立于2016年的匠庐,如今已成为贵州民宿的代表品牌之一。匠庐最早的民宿实践,就选中了距离黄果树瀑布不远处的两处村落。在被整体改造为民宿之前,这处名为普叉村的布依族村寨已经走到了自然荒废的边缘,村中的年轻人大都背井离乡,外出打工,而村民们也多已主动搬离至更靠近公路的山下新居中。

但是,这些荒废的石头建筑仍然铭刻着布依族独特的建筑传统,2020年,匠庐将整个废弃村寨改造为民宿“村晓”,并完整保留了原始的建筑格局。村晓的店长翟云洪带我们在民宿中漫步,他指着曾经的航拍图来解释这个改造项目对原有村落格局的尊重,“道路的走向几乎没有改变,就连当年村民手植的树木也被保留。”

【转载】去贵州避暑,做个“气候游民”
【转载】去贵州避暑,做个“气候游民”
【转载】去贵州避暑,做个“气候游民”
【转载】去贵州避暑,做个“气候游民”

滑动查看更多

匠庐·村晓在改造村寨时,保留了原始的建筑格局

年轻的翟云洪来自不远的遵义,如今自称为“村长”,这个称谓成为连接这位外来者与古老村寨的纽带。民宿里的客房大姐都是原普叉村的村民,我们在山路上偶遇的园艺工人则是曾经的村支书,如今,他们不仅是匠庐的员工,也是匠庐的房东。民宿成为当地人共享旅游业红利的一种方式。

【转载】去贵州避暑,做个“气候游民”

曾经的村支书不仅负责了民宿的园艺工作,还用流传下来的技艺做了不少摆件放在路边

而地处黔西南兴义的万峰林,更像是一处恣意生长的“试验田”。黄昏时分,我们在赶往民宿的途中赶上一场壮美的峰林落日,在匆促中来不及寻找观景台,只能临时找一家店铺欣赏夕阳。这场偶遇是我们与万峰林相知的序幕——很难想象在喀斯特峰林中出现一座如圣托里尼般的建筑,这家名为“花笙”的咖啡馆,阳台上有一座正对峰林的泳池,是当地年轻人社群中颇为知名的打卡点。

我们在花笙所眺望的万峰林,正是当年徐霞客赞叹过的“同款”,他说“天下山峰何其多,惟有此处峰成林”,“丛立之峰,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咖啡馆的创始人来自遥远的泉州,他们也钟情此地的一方山水,取“好事会发生”的闽南语谐音,便有了“花笙”之名,“我们虽然是外来者,但希望所有美好的小人物、小故事,在这里都可以像花生一样落地生长。”

【转载】去贵州避暑,做个“气候游民”

花笙一景

同样一见钟情的还有来自北京的白玉和戴超。几年前,身为南都资深媒体人的白玉来到兴义旅行,就决定在这里创立民宿“无寻·万峰之野”——客房的名称中暗藏玄机,以中国各地的山峰之名重构了一座“万峰林”,茱萸、凌霄、紫盖、峻极……文字创造了自然与建筑之间的奇妙通感。

【转载】去贵州避暑,做个“气候游民”
【转载】去贵州避暑,做个“气候游民”
【转载】去贵州避暑,做个“气候游民”
【转载】去贵州避暑,做个“气候游民”
【转载】去贵州避暑,做个“气候游民”

滑动查看更多

从无寻·万峰之野的房间内望出去,是满眼的万峰林自然美景

戴超的“壹方溪”则承载了他个人的留学经历,他喜欢日式温泉,于是在这里建立一座汤宿,店后是一片喀斯特的石林,景致却意外得与枯山水意蕴相通。戴超在山坡上种下不少果树,“以前我喜欢景观树,但现在我更喜欢果树,我喜欢感受季节变换,果子成熟也会带来成就感。”

戴超告诉我,“民宿其实最适合成为主人分享个人生活经历的空间。”壹方溪的大堂中陈列着世界各地收集来的手办,白玉也把旅途上的群山引入黔西南的一隅,在另一个维度上,他们将新的生活可能引进这片山水之中。

【转载】去贵州避暑,做个“气候游民”
【转载】去贵州避暑,做个“气候游民”
【转载】去贵州避暑,做个“气候游民”
【转载】去贵州避暑,做个“气候游民”

滑动查看更多

戴超所创办的汤宿,承载了他丰富的个人生活经历

民宿中的管家、义工有着天南海北的不同背景,他们有的是本地院校的毕业生,有的是只想寻找片刻自由的都市青年,旅游业集聚的年轻人正在激发乡村的活力。白玉告诉我,“之前来到这里的一位义工是“社交悍匪”,他每天去周边店铺串门,慢慢在年轻人中也形成了一个社区。”

这个社区的威力我们早有见识。在第一晚与花笙偶遇时,初逢的店员竟已经知道我们的身份——各店之间的年轻人时常走动,他们互赠各家院内刚刚成熟的各种果蔬,村里的风吹草动更是彼此共享。无论花笙、无寻或壹方溪,他们共同扩展了在贵州旅居的新可能,你可以是一见钟情的从业者,也可以是穿街走巷的义工,甚或只是偶然路过的旅人,形形色色的“贵漂”们在此相遇,在彼此故事中携手共赴一程,或是偶尔靠岸,找到安顿自我的锚点

【转载】去贵州避暑,做个“气候游民”

万峰林悬崖咖啡馆

(摄影/姚勇)

【转载】去贵州避暑,做个“气候游民”

作为“生活方式”的旅居

【转载】去贵州避暑,做个“气候游民”

得益于优越的夏季气候资源,贵州各地都蓬勃地发展着“气候经济”。在“凉都”六盘水下辖的六枝特区,当地人利用本地丰富的中草药与温泉资源,发展现代化的医养及旅游产业。在安龙县的笃山镇,国内第一家融合了极限运动与休闲度假的国家山地户外运动公园已经初具雏形,在拥有极致喀斯特景观的悬崖酒店窗外,飞拉达、攀岩、徒步、登山、山地自行车、皮划艇可以串联起一个充实丰富的假期。黔北的道真“近水楼台先得渝”,这处曾经交通颇为不便的山区县如今已通高速,往来重庆的时间大大缩短,重庆人韦建强历时十年,在这里打造了一处石门天乡避暑康养度假区,周边丰富的溶洞、化石资源也引来许多研学路线落地。

【转载】去贵州避暑,做个“气候游民”
【转载】去贵州避暑,做个“气候游民”
【转载】去贵州避暑,做个“气候游民”
【转载】去贵州避暑,做个“气候游民”
【转载】去贵州避暑,做个“气候游民”

滑动查看更多

图一、二为方麦斯-安龙国家山地户外运动示范公园中的悬崖酒店,图三、四为石门天乡避暑康养度假区(摄影/蔺黎明)

在旅居式生活所能描绘的诸多愿景中,贵阳花溪区的康养产业已经颇具规模。花溪所在的苗岭山脉恰是长江、珠江两大流域的分水岭,这里地势高爽,早在民国时期就已经成为避暑胜地。近年来,中铁在花溪打造总面积达112公里的溪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利用这里临近贵阳主城、气候凉爽的优势,建设大健康生命养护中心。除此之外,也利用本地特有的山地资源,发展露营基地、户外营地、精品宿集等丰富的业态,以吸引不同年龄、不同兴趣的旅居者。

周末的下午,我们沿着蜿蜒的山路抵达贵阳郊外的红岩溪谷,已有不少人在这里露营嬉戏。这里并非硬核户外的场所,房车、帐篷等配套设施允许人们轻装上阵,乡间市集、音乐剧场也整装待发。户外形式与追求时尚潮流的消费文化相结合,在这里提供一种“精致的野趣”。

【转载】去贵州避暑,做个“气候游民”
【转载】去贵州避暑,做个“气候游民”
【转载】去贵州避暑,做个“气候游民”
【转载】去贵州避暑,做个“气候游民”

滑动查看更多

中铁红岩溪谷营地

贵州可以承载的旅居生活在这里变得更为具象。人们去河谷溯溪、去崖壁攀岩,在河畔睡去、又在群峰下醒来,红军步道串联起苗寨、农庄、古镇和现代化的康养中心,贵州呈现出无数关于风景、年龄、兴趣、季节、预算的排列组合,不同背景画像的人们,都可以在贵州组织起属于自己的候鸟生活。

1950年,美国女作家卡森·麦卡勒斯(Carson McCullers)在短篇小说《旅居者》中最先提出“旅居者”(sojourner)概念时,这一名词承载的还是漂泊者的身份困惑,往往游离于在地社会的边缘。但时代发展最终带来语义的漂移,养老、避暑、康养、就业等诸多需求的涌现,最终促成了从单一“旅居者”到整体“旅居社会”的演变。一万多年前,人类开始从原始的渔猎采集走向定居,被视为人类历史上的重要节点,勾连起经济方式转变、农业起源等重大命题。如今,人们从定居生活走向旅居生活,“数字游民”“气候游民”成为极具吸引力的生活方式,也与更先进的社会生产力、更包容的文化氛围休戚与共。

【转载】去贵州避暑,做个“气候游民”

贵州大山山谷

无论是黔北山区中的韦建强、袁艺宁,或是万峰林下的白玉、戴超,他们同时拥有故乡与旅居地的双重身份,事实上也成为不同区域间经济与文化交流的使者。候鸟式的旅居,模糊了“故土”与“异乡”的边界,人们在迁徙中获得更广阔、更适宜的生活空间——在以“安土重迁”为传统底色的中国,贵州是一本充满想象力的“气候游民游牧指南”,启迪一种舒适、健康、自由的生命可能。

【转载】去贵州避暑,做个“气候游民”
【转载】去贵州避暑,做个“气候游民”

【转载】去贵州避暑,做个“气候游民”

【转载】去贵州避暑,做个“气候游民”

《在贵州,关于“玩”的一万种奇遇》

【转载】去贵州避暑,做个“气候游民”

《在贵州,和“熊孩子”一起上天入地》

【转载】去贵州避暑,做个“气候游民”

《贵州,山地“启蒙运动”》

【转载】去贵州避暑,做个“气候游民”

《在贵州,激活舌尖上的多巴胺》

策划丨三联.CREATIVE

监制丨沈艺超

微信编辑、设计排版丨毛思雨

作者丨楼学

图片来源丨 贵州省委宣传部、孙川、视觉中国、匠庐·村晓、无寻·万峰之野

【转载】去贵州避暑,做个“气候游民”
【转载】去贵州避暑,做个“气候游民”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
立即登录
none
暂无评论...